近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8013號建議的公開答復》中明確指出,國家醫保局正研究完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掛網機制,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掛網和交易規則。
不難看出,這是國家層面在提前吹風。從各種角度來看,實施全國統一掛網只是時間問題,筆者試著從政策方向,技術準備,實施時間及范圍,規則分析多維度推演一下。
01
政策方向
目前來看,醫藥市場準入更加統一管理是當下主管部門選擇的方向。
醫保目錄的地方增補取消, 基本藥物目錄制定,藥品的注冊審批,國家集采的擴大化等規定都在表明“中央政府管準入,地方政府找試點、抓落實”的醫改思維逐漸在落地。
不過,***別的集中采購只能是醫療機構采購藥品的一種主要采購方式,不可能是全部方式。
02
技術準備
2019年上半年,國家醫保局關于“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工程業務應用軟件”項目共招標三次,中標金額高達1694.15萬元,中標單位9家,其中就包括:建設國家醫保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為國家醫療保障局提供***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標采購應用支持。
如此看來,在成交撮合或招標階段,國家會使用統一平臺。但未看到交易平臺招選服務商,可能繼續沿用各省平臺網上交易。等到國家后臺打通,實現數據抓取就行,現在藥品耗材大部分都已經賦統一編碼了,數據標準相同,實現數據跨平臺直連不成問題。
03
實施時間及范圍
全國統一平臺掛網,預計不會太晚實現。截至目前,各省老的交易(招標)平臺均未停止使用,各省藥品都早已實現網上撮合、網上交易了。目前耗材上網的進度參差不齊,各省還在追趕耗材全產品掛網的進度。
目前來看,全國統一平臺掛網,先行把國家集采以及地方集采產品和同通用名產品上網進行交易,續約(撮合成交)等工作是*簡單而易行的。規則都已經明晰,無需再討論什么。
不過預計國采的報價以及開標暫時不會用任何公司的交易系統進行遠程報價開標,畢竟互聯網遠遠沒有檔案袋密封來得安全、簡單、有效、責任清晰。
04
規則分析
要想統一平臺,就要進行集中價格整理,實現同一產品不同產地不同層次間合理價格差;實現同一(相近)產品不同規格、不同型號(劑型、材料)間合理價差;實現同一臨床用途不同藥品(耗材)間合理價差等等。
在短時間建立大多數人滿意的掛網規則并非易事,主要規則重點舉例如下:
1、質量層次(區分原研、一致性評價;普通層次)
2、基準價(全國*低價;新品參照治療費用議價)
3、差比價(同一產品規格,劑型之間差比價)
4、產品分組(按醫保目錄規定的劑型、名稱分組)
5、同產品價差(同一產品*高價*低價1.8倍)
全國實施統一規則、統一平臺進行藥品耗材掛網,在政策、技術上已經條件成熟,于2023年分步驟、分產品逐步實施的可能很大,你做好準備了嗎?